(1)污泥膨脹
污泥膨脹時指活性污泥的凝聚、沉降性能惡化,導致處理系統出水水質渾濁的現象。正?;钚晕勰嗟暮室话阍?9.7﹪左右,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。而當活性污泥因某種原因發生變質時,其含水率上升,體積膨脹,澄清液減少,難于沉淀分離,發生所謂污泥膨脹的現象。污泥膨脹的原因之一是大量絲狀菌(特別是球衣細菌)或真菌在污泥內繁殖,使泥塊松散,密度降低所致。絲狀菌和真菌生長時需要較多的碳素,對氮、磷,特別是溶解氧的要求較低,因此,在廢水中碳水化合物較多,曝氣池溶解氧不足,養料配比不當,水溫偏高或PH值偏低等場合下,都容易引起污泥膨脹現象的發生。
當污泥發生膨脹后,解決的辦法可針對引起膨脹的原因采取措施:如缺氧、水溫、高等可加大曝氣量,或降低進水量以減輕負荷,或適當降低MLSS值,使需氧量減少等,如污泥負荷率過高,可適當提高MLSS值,使需氧量減少等,如污泥負荷率過高,可適當降低MLSS值,以調整負荷。必要時還要停止進水,悶曝一段時間。如缺氮、磷、鐵養料,可投加硝化污泥液或氮、磷等成分,如PH值過低,可投加石灰等調節PH值,如污泥大量流失,可投加5-10mg/L氯化鐵,幫助凝聚,刺激菌膠團生長,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氯液,抑制絲狀菌繁殖。
(2)污泥不增長或減少
污泥不增長或減少主要因為污泥上浮流失或養料不足。有機物含量少,也有可能是剩余污泥排放過多。
防止的辦法:如果養料少。應減少空氣量。防止過氧化養料多,應增加曝氣量,使活性污泥迅速增長,減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。